蛋雞預混料“私人定制”的幾點誤區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對雞蛋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蛋雞養殖場的規模,也從原來的幾千只,逐步增長到三五萬、十來萬,甚至幾十上百萬只。
而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增加,養殖場對預混料的需求也有了不小的變化。為滿足自身的特異化需求,越來越多的蛋雞養殖場,開始選擇“私人定制”的方式采購預混料。
關于“私人定制”預混料的優勢和必要性,筆者已經在之前的推文中闡述過,這里就不重復說明了,今天主要來聊一聊關于“私人定制”的幾點誤區。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蛋雞養殖場選擇定制化飼料?》
http://hmfeed.com/skill/shownews.php?lang=cn&id=417
誤區1、既然是“私人定制”,那養殖場想加什么就加什么,想加多少就加多少?
預混料的定制化,是為了解決蛋雞養殖過程中本身存在的差異(品種、階段、地域、天氣等)導致對營養需求存在差異的問題,說到底就是配方師根據養殖場自身的具體情況,并結合養殖場所采購玉米、豆粕等原料的具體指標數據,對配方進行精準的設計。
而且,所有營養元素都存在一個平衡的問題,加少了就會缺乏,加多了則有可能導致蛋雞體內蓄積毒性。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食鹽(氯化鈉),加少了淡(不好吃),加多了齁(食鹽中毒),過猶不及。
還有,一些違法違規的成分,也不能加,作為食品安全里的重要一環,這點一定要做到。
所以,“私人定制”并不是想怎么加就怎么加,而是預混料配方針對性的精準設計。
誤區2、“私人定制”沒有標準,隨意性很強,不穩定?
“私人定制”不是沒有標準,而是標準定制化,一場一標準,甚至一棚一標準,根據蛋雞品種不同,生長生產的階段不同,地域氣候不同等差異,制定相應的營養標準,按照該標準生產產品。
特別是對于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飼料企業來說,一個產品的標準一旦制定好,每一個步驟都會嚴格執行相應的管理標準,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所以,只要飼料企業的管理水平在線,那么“私人定制”不存在沒有標準,或者標準隨意更改的情況。
誤區3、“私人定制”的飼料產品價格更高?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既然是“私人定制”,那產品的價格應該更高吧。
其實不然,因為一般來說,定制產品都是飼企直接面向有一定規模的終端養殖場,屬于B2C的模式,沒有中間經銷的環節,價格一般不會更高。
當然了,如果養殖場有特殊需求,比如想要雞蛋的顏色更鮮艷,那就需要使用成本高昂的可食用色素,那這種飼料產品的價格肯定會比常規預混料價格高不少。
綜上所述,只要飼料企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體系,自身的管理水平過硬,“私人定制”預混料的模式,對于有一定規模的蛋雞養殖場來說,絕對是利大于弊,可以顯著提高養殖效益的。
(原創: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