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需求清淡 豬價普遍下調
本周生豬價格為18.37元/千克,較節前下跌1.13%;豬肉價格為27.61元/千克,下跌2.75%;仔豬價格為30.98元/千克,較上周節前8.15%;二元母豬價格為1691.67元/頭,下跌0.64%。
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2月第3周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出廠均價漲至24.23元/千克,較節前下跌0.04%。2月第3周商務部監測全國白條豬批發價為24.51元/千克,較節前上漲1.70%。
生豬價格:節日期間豬價穩中小幅震蕩調整,節后豬肉消費轉淡,豬價穩中趨弱,且下跌區域有擴大之勢。
豬價下跌范圍擴大,吉林、遼寧較節前下跌0.02-0.2元/斤。北京在9.0-9.2元/斤,下跌0.25元/斤。浙江在9.5-9.8元/斤,下跌0.4元/斤。新疆在8.6-8.8元/斤,上漲0.02元/斤。四川漲至9.5-9.7元/斤。河北跌至9.1-9.2元/斤,山東漲至8.9-9.1元/斤。
豬肉價格:農業部、商務部監測白條肉價格較節前微跌,白條豬價格上漲,春節假期結束,豬肉需求呈現階段性疲軟期,肉價或將適度回調。
仔豬價格:仔豬價格上漲,超出去年同期77.4%,全國48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均價上漲至34.15元/千克,三元仔豬價格跌至30.98元/千克。春節期間市場交投清淡,仔豬市場有價無市。節后仔豬補欄將逐漸進入淡季,仔豬價格或將有所回落。
豬糧比價:本周豬糧比為9.33:1,較節前下跌0.24。玉米價格為1.97元/公斤,較節前上漲0.03元/公斤。本周自繁自養盈利702.5元/頭,較節前下跌51.5元/頭。受中遠期市場偏弱預期影響玉米購銷主體活躍度不高,但超規模臨儲入庫及優質糧源趨緊支撐行情或出現階段性回升,但目前玉米價格仍較低,暫時對生豬養殖無太大影響。
行情匯總:春節期間,屠宰企業放假停工,生豬市場成交清淡,豬價保持高位震蕩,而豬肉價格則受市場鮮銷需求增加提振較節前一周價格有所上漲。假期結束后,豬肉鮮銷需求減少,豬肉需求呈階段性疲軟狀態,加之臘肉替代作用,豬價出現小幅下調跡象,且調整范圍有擴大之勢。但是,據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16年1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4%,而生豬存欄環比下降2.7%,市場可出欄生豬整體呈偏緊狀態,因此豬價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本周并無大型疫情報告,局部地區有仍有散發疫情,提醒廣大養殖戶加強防疫、消毒工作。
豬圓環病毒病臨床癥狀和綜合預防
圓環病毒(PCV),為一種新的單鏈環狀DNA病毒,后來發現該病毒分為PCV-1和PCV-2。早期研究認為PCV-1對豬無致病性。該病是由圓環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種新的病毒病。本病以皮膚蒼白、腹瀉、呼吸困難、漸進性消瘦為特征。
臨床癥狀 :
圓環病毒侵害豬體后,根據豬的大小可分為六種類型:
1.傳染性先天性振顫(CT):母豬懷孕期間無任何異常表現,仔豬出生或幾小時后出現震顫,共濟失調,吮乳時,口頻頻點擊乳頭附近,但需一定時間才能吸住乳頭,有的仔豬由于口部顫抖厲害,根本就吸不住乳頭,一部分仔豬因此餓死或被母豬壓死。此時需要人工輔助哺乳。同一窩仔豬中有個別發病的,也有全部發病的,但輕重程度各有差異,同一窩仔豬中如有個別發病的仔豬,其康復時間快,顫抖也較輕。大部分或全部發病仔豬,顫抖較重,恢復相對較慢。臥下或睡眠時顫抖較輕或停止,觀察顫抖停止的仔豬與正常豬基本一樣。耐過的仔豬,大部分滿月后可自行康復,康復仔豬無后遺癥。極個別豬顫抖延續到成年。
2.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常見于斷奶后至16周齡的仔豬,可見斷奶前膘肥體壯的仔豬,斷奶后逐漸消瘦,斷奶前后形成強大反差,皮膚蒼白,個別豬黃疸,毛長,毛稠、毛亂無光澤??梢娯i年齡不大,但是都帶老相。呼吸加快、咳嗽。行走無力,精神沉郁。個別嚴重病例耳水腫增厚,其上布滿紅紫斑和紫色的疙瘩,眼周圍充血、瘀血紅腫。部分病豬腹瀉黑色糞便。提起兩后肢擺動,感覺綿軟、衰竭、掙扎無力。使豬仰臥可見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閹割后的仔豬提起后肢或仰臥時,凸起的一對腹股溝淋巴結,很多人認為是仔豬的兩個睪丸。腹瀉,尿黃或排尿到最后時,可見灰白色絮狀物。
3.皮炎腎衰綜合癥(PDNS):本病是架子豬易得一種以皮膚炎癥、腎小球腎炎和間質性腎炎為特征的疾病。皮膚初期潮紅,中后期皮膚蒼白,表面有圓形或不規則形凸起的疙瘩,疙瘩先后呈紅色、紫紅色或頂部黑色結痂。有的豬幾乎一夜之間遍及全身,有的豬周身皮膚紫紅色或灰紫色。但豬并未表現強烈的癢感。本病的紫疙瘩是布滿整個皮膚,基本沒有毛稀處多,密處少之分。病愈的豬疙瘩消失后,留下明顯的痕跡。有的豬可見眼瞼稍腫,眼睫毛上附著較硬的污垢,但并未見眼角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急性病例可見體溫升高、厭食、腿軟等癥狀。
4.繁殖障礙型:哺乳母豬在仔豬斷奶后,母豬長時間不發情或雖然發情,卻屢配不孕;懷孕母豬體溫正常或稍高,皮膚暗紅粗糙,陰門上可見黃豆大小的紫泡,流產、早產,產出木乃伊胎或弱仔。
5.肺炎(NP)或呼吸
道綜合癥(PRDC):本病以斷奶仔豬生長速度降低、飼料利用率降低、食欲減退、咳嗽、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疾病,雖然總體死亡率不高,但可嚴重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
6.心肌炎和腸炎等:本病發病以育肥中后期豬為主,主要以肥豬頑固性拉稀為主。
剖檢變化:
1.傳染性先天性振顫(CT):剖檢病死仔豬,各器官無肉眼可見的變化。病理組織學可見脊髓髓磷脂沉著遲緩。
2.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肌肉色淡,萎縮,肺腫脹呈間質肺炎,質硬肺泡出血,心葉、尖葉萎縮;脾腫大肉變。淋巴結的變化較復雜,一般呈灰白色腫大,切面外翻,也有呈深淺不一的暗紅色,但是,都有一個較顯著的特點,腫大4-5倍。
3.皮炎腎衰綜合癥(PDNS):整個脾腫大、梗死、質地堅硬,用針從脾的中間穿過提起,可見脾兩頭稍下垂似扁擔狀。腎蒼白水腫,體積和重量均超過正常豬的4倍,切面腎盂和腎髓質彌散性出血。腎包膜有紫紅色淤血斑點。腎上腺切面可見壞死灶。肺肉變,下緣有大的淤血斑,表面有點狀出血。大腸有幾個較深的潰瘍灶,肌肉色淡。淋巴結灰白色腫大。
4.繁殖障礙型:流產、早產和產出的木乃伊胎或弱仔,暫時還沒有能明顯區別與其它繁殖障礙性疾病的肉眼可見的病變。
綜合防治:
在預防上,用抗生素治療豬圓環病毒病無太大的效果,僅能減少繼發性的細菌感染。子豬斷奶后3~4周是預防豬圓環病毒病的關鍵時期。當前對于圓環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就是疫苗防疫。商品豬可在2—4周齡免疫一次,1ml/頭;后背母豬配種前間隔3周免疫兩次,2ml/頭;經產母豬普免,一年3~4次。同時需做好豬瘟、支原體、偽狂犬和藍耳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在生產管理上,盡可能減少對斷奶子豬的刺激。避免過早斷奶和斷奶后更換飼料,斷奶后要繼續飼喂斷奶前的飼料至少10天;并在飲水中添加多維和葡萄糖,避免斷奶后并窩并群造成的應激;避免在斷奶前、后1周內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飼養密度,為仔豬提供舒適的環境。
在藥物保健上,主要預防細菌性感染造成的傷害,推薦藥物:利高霉素或強力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進行保健。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